听姜叶和江雪提起房价,诸朝古人们纷纷感同身受。
毕竟他们大多数人,都没有良田豪宅。
【古人有句话叫做“京城大,居不易”,传闻是友人调侃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话,有一语双关的意思。
这句话侧面反应了古代的房价问题,哪怕是名人,在京城的生活成本也很高。】①
“京城居住确实不易,不仅是房子价格,还有米面油盐柴的价格,同样不低。”白居易叹气。
【鉴于古代都城并不统一,咱们一律把各朝都城称作京都。
因为各朝京都位置不同,连带着房价也不同,但可以确定的是,无论是哪个京都,房价都不低。】
“京城房子贵不是应该的吗,要不然岂不是谁都能来京城。”诸朝有权贵们挑眉,很是满意京城的高房价。
因为他们能负担的起,还能给底层没钱的人增加门槛。
【在我们讲房价之前,需要明确一个概念,那就是房价,从古至今都不算便宜。
如果说衣食无忧,是人们对自身生。命安全的追求,那房子,就是进一步的诉求,从条件看,房子只会比衣食无忧更难达成。】
“是啊,所以我们才想去住窑洞,不就是因为没钱盖房。”
相比之下,只需要挖土,要简单多。
“这话太过了吧,我怎么记得那些百姓都是有房子的?虽然只是茅草屋。”
“难不成他们还想住我等的豪宅不成?”
当即有贵族冷哼,觉得追求更舒适、更昂贵房子的百姓们是自讨苦吃。
在他们看来,底层百姓只用茅草屋,就足够了。
“我们也是有房子的,虽然只是土胚房。”也有百姓感慨。
当然,这仅限于有房,至于遮风避雨、冬暖夏凉的功能,就不提了。
【当然房子的价格是跟地理位置和材质成正比的,就像白居易,就算在京城买不了房子,回乡下盖几家砖瓦房还是没问题的。
只是那样一来,白居易也会失去很多,比如京城便利的交通,以及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,这才是古代名人们为什么没有房子,也要留在京城的原因。】
【就是咱们现在,京城那种大地方,机会也比咱们小地方机会多的多,这个道理,古今都是通用。的。
当然,咱们买房相关的困境,也是一样的。】
姜叶和江雪语气调侃,诸朝为买房所困的。名人们却笑不出来。
“未来房价,没有降下来。”
他们今天遇到的问题,未来同样也有。
至于身份和财力不如他们的人,不会有在京城买房的奢望,比他们身份和财力高的人,同样不会为房子发愁。
总之,房价卡住的,只有不上不下的中间阶层。
【其实不光是古代名人,就是古代官员们,历朝历代在京城没有房产的人也很多。
很多朝代的官员们都是租房当官,也有的朝代建立了一批公房,低价租给官员们,或者免费让官员们住。】②
【不过需要注意,公房仅限于官员们执政时期使用,只有居住权,没有拥有权。
跟租房的同僚们比,相当于租房上班和住宿舍的区别。
所以难怪古代官员们致仕后,都会回乡,现在想想,能理解了。】
“噗!”诸朝租房或者住公房的官员们只觉得心口被扎了一箭,让他们透心凉。
“我们之所以回乡,是因为要落叶归根,才不是因为在京城没房呢!”有人当场破防,忍不住辩解。
“连官老爷们都买不起房,只能租房住,那京城房价得多高?”诸朝底层百姓们震惊,只觉得京城房价超出想象。
因为他们连官老爷们都比不上,官老爷们都得不到的东西,他们就更得不到了。
这样一想,他们焦虑都缓解不少。
【除却地理位置、政。治等因素,我们来看房价本身。
没有了那些外力,那跟房价直接挂钩的就是房子的材质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