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啊

笔趣啊>退位让贤 > 第二百三十章 利益冲突的选择新风萌芽(第6页)

第二百三十章 利益冲突的选择新风萌芽(第6页)

……

总之,随着《大明日报》上正式刊登悬赏黄子澄犯罪线索的内容,号召百姓举报可疑的汉奸人物,三法司每天收到的信都堆积如山。

太孙殿下已经下了指示,黄子澄所犯之事,罪恶滔天,绝不能放过其同党,一定要追查到底。

不能遗漏任何一点蛛丝马迹!

可黄子澄在朝为官多年,与他有交往的官员不在少数。

如今查起来,自是人人自危。

“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”这只是安慰人的话。

朝中官员都很清楚,就算自己没有参与,但真要被咬到了,麻烦就大了。

这个时代办案,很多证据都是可以瞎编出来的。

而且,口供往往是最重要的证据。

但口供通常又是是用刑罚逼问出来的。

这就取决于用刑审讯的人,怎么“诱供”了。

说自己不害怕被“攀咬”,那肯定是假的。

方孝孺的事,虽然不断有人提起,甚至还有人说方孝孺曾与黄子澄一起共事,要好好查查。

但朝中与黄子澄有关的犯罪线索车载斗量,根本查不完,自然顾不上一个不在朝中做官的方孝孺。

只有《大明日报》,仍然不时在角落里刊登批判方孝孺的文章。

这些文章,往往会打着批判的名义,介绍方孝孺的思想观点,同时阐述其在经典中的来源与依据。

然后再进行反驳与批判。

至于读者看了文章之后,是支持反驳与批判,还是支持方孝孺的言论观点,那就只有天知道了。

毕竟,这个时代也没有评论留言。

读者的观点,无非直观的呈现。

总而言之,正是通过不断的批判,方孝孺所讲的新儒学,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。

偶尔,《大明日报》上还会刊登支持方孝孺新儒学的文章,以显示自己的中立。

这些文章会从多个角度论证方孝孺讲得好,讲得好。

……

就这样,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批判。

方孝孺讲学时,前来听课的人,不仅没有丝毫减少,反而越来越多。

每次开坛讲课,听课者动辄几千上万。

新思想的风潮,如一粒粒的种子,撒向大明各地,并迅生根芽。

只是此时朝中的官员,已经没什么人再去管他的事了。

黄子澄一案,牵动着朝野上下所有人的视线。

……

。。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